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一行到“通远”轮调研慰问
1月17日,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带队到“通远”轮调研慰问。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副理事长李世新,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玉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文炜,公司首席顾问顾明陪同调研慰问。
何建中一行首先实地观摩了“通远”轮自航系统和疏浚施工作业系统,详细了解船舶设备产能,听取了“通远”轮远洋航行期间设备维保、安全保障、物资补给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以及疏浚公司船队管理情况汇报,现场慰问了坚守施工生产一线的全体船员。
座谈会上,钟文炜对何建中一行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公司作为中国近现代疏浚业的开拓者、先行者,始终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为“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1世纪以来,公司坚持走疏浚装备国产化之路,实现了“国轮国造”的百年疏浚梦,助力中国加快由疏浚大国迈向疏浚强国。近年来,公司深化改革创新,在做精做强疏浚主业同时,积极拓展环保、市政、水利等新领域新赛道,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塑造新优势新动能。
何建中对“通远”轮等三艘“国之重器”顺利调遣归国表示祝贺。他指出,此次远洋航行困难重重,公司施工船队不畏艰险挑战,心怀赤诚,积极开拓,实现了我国大型耙吸船首次穿越四大洋的历史突破。公司作为百年老店,坚持改革创新,助推产业发展,手握疏浚装备自主研发硬实力,彰显出“国之大者”责任担当。他表示,中国航海学会作为科技社团致力航海科普、科技服务及学术交流等工作,希望双方加强联系,积极弘扬新时代航海文化、精神,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航海科技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实现高水平航海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闫晓波、彭燕,中国交通报社水运中心主任卢锐,公司相关部门、疏浚公司、“通远”轮、“通旭”轮主要负责人参与座谈。
日前,公司“通远”“通恒”“新紫琅1”三艘大型耙吸挖泥船完成“一带一路”建设工程后,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克服海洋气候多变、设备维保困难、安全形势严峻等挑战,按计划准点、安全、顺利回国,高质量完成航道疏浚项目,书写了国之重器勇闯深蓝的奋斗故事。跨洋调遣期间,三船往返总航程75759.9海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半,实现了我国大型耙吸挖泥船首次穿越四大洋的历史性突破,以令人信服的壮举,向世界证明了大国重器的远航能力。
本次远洋调遣施工,展现了中国疏浚船队的现代化阵容,代表了我国科技和工业发展的先进水平,是公司疏浚船舶保障体系从岸基走向海洋的一次成功检验,也是对中交集团大力开拓“江河湖海”业务,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重要实践。三艘大型耙吸挖泥船依托“公司主建、项目主用、船舶主战”的全链条装备管理体系,以先进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向世界展示了“海洋强国”“科技强国”的无限风采,为祖国赢得了尊重和荣誉,对同类型船舶远洋调遣提供了丰富经验借鉴。
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中交集团“123456”总体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任务,争做疏浚产业链链长,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疏浚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助推中国航运发展,勇当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