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文:项目“主心骨”,乡村“工程人”

发布时间: 2023-03-01     来源: 新闻中心

“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攻克一切难关,让苗乡的孩子9月顺利开学!”宜宾第三项目部项目经理黄志文在“奋战开学季”晚间会议上说道。7月,苗乡学子们开始了美好的假期,9月会有全新的教学楼、宿舍楼等着他们。

项目部扎根苗乡兴文,助力政府解决兴文县教育、医疗体系建设问题。兴文石海,天下奇观,兴文是声名远扬的避暑胜地,但这份夏日清凉不属于中交工程人。2022年7月,在项目经理黄志文的带领下,我们开启为期60天的“开学攻坚战”。

兴文县属川南褶皱带东西向构造体系“川黔右坳陷”范围,以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发育地质闻名,这对于当地旅游业是天赐之礼,对于工程施工来说却是不小的挑战。在侨心小学的工地上,施工员愁眉不展。侨心小学需新建4栋单体建筑,设计147根旋挖桩基础。但地勘报告显示地层地下水位较高,土层分布复杂,串珠溶洞较多,旋挖机钻进成孔时极易塌孔、导致无法钻进成孔,一旦地表塌陷就容易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后果无法估量。这项工程如同要在灌满水的气球上扎针,施工人员如履薄冰,工程进度严重滞后。黄志文得知项目情况后连夜联系相关施工专家,协调各方领导,针对本次溶洞地质的施工方案开展讨论,经过多次现场勘探、试验,黄志文所在的团队编制出了旋挖桩双护筒施工工法。“与常规单护筒施工工艺相比,双护筒施工工法不需回填处理溶洞,不易塌孔,钻进速度快,在杜绝安全隐患的同时,还确保桩基工程施工进度和桩基质量!”黄志文如获至宝激动地说道。通过双护筒施工工法,黄志文带领项目部攻克了侨心小学等一批“溶洞上的学校”的施工技术难题。

四川盆地的湿热天气闷的人喘不过气,2022年夏天更是出现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天气,兴文当地多日气温超过40度。烈日炎炎,部分工人中暑无法开工;气温、疫情引发的运输难导致很多设备、材料无法按时进厂,工程进度一度滞后。工期紧、任务重,黄志文在如此炎热的气温下忙于奔走于各工地间,额头上急出了三个包。

在黄志文的协调下,快速调来了防暑降温物资。项目部重新排班,避开超高温时段,增加夜间施工,以倒班的方式开展工作。黄志文身先士卒,每晚主动陪着大家伙加班,每晚十点上工地抽查加班抢工情况。整个工地都紧罗密布地开展工作,这“难啃”的工作竟以惊人的速度在推进。

8月23日,开学“攻坚战”进入最后的白热化时期,一期工程建设收尾。这时物资供应上又遇到了难题。由于四川省高温限电,原定的成都工厂无法如期交付1600个床位,而离孩子们开学,仅剩8天。工区长们急的直挠头:“8天你让我上哪找一千六百个床位?四川哪还有工厂在生产?”原来,由于高温天气电力管控,四川地区工厂大规模停工,就连项目部也被停电三天了,40度的高温下,停电意味着寸步难行。在项目部遇事找黄总,消息很快传到黄志文耳朵里。立刻召集项目物资人员开会,及时联系项目领导,协调各方单位。黄志文带领项目精英力量,紧急协调各省各方厂家,为兴文苗乡的孩子们,在短短5天内“凑”出来了1600张床位。

8月30日晚9点,学校依然人来人往,运输床位被褥的车辆进进出出,黑夜似乎没有给这些学校带来黑暗,一排排照灯让学校宛如白昼,所有人嘴里都在念叨着:“快!再快一点!”直到12点钟声响起,人车散去,学校的每一间宿舍都摆好了整齐干净的被褥,黄志文松了一口气。8月31日,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孩子们惊喜又期待地打开宿舍门,看见的是全新的一切,抚摸干净柔软的被褥,笑着说:“好暖和的样子,好像还有温度?”那是深夜中交劳动者们手的余温。

宜宾第三项目部也在黄志文的带领下扎根乡村一线,完成新建改扩建15所中小学校3所医疗中心,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彰显央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