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航海日工程船舶论坛在滨海新区举办

发布时间: 2024-07-12     来源:

  

2024年7月11日,第20个中国航海日到来之际,以“智慧船舶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航海日工程船舶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成功举办,这是中国航海日首次举办工程船舶论坛,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工程船舶领域专家济济一堂,共同围绕加快推进工程船舶自动控制系统、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深入交流研讨。论坛由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协、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航海学会、中交集团和中交天航局主办,中交天航局疏浚公司承办。

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周静波,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协副主席丁全海,中交天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文炜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全国政协委员,中交天航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秦斌主持。

周静波在致辞中表示,推动工程船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实现航运强国、装备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他强调,要坚持创新为魂,铸牢工程船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核,进一步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和引领,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要坚持低碳为基,厚植工程船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主动引领绿色航运发展趋势,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让工程船舶运行更加低碳环保、节能高效。要坚持智慧为轴,激活工程船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充分把握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机遇,实现船舶建造智能化、产品应用数智化,推动智慧船舶体系向纵深发展。

丁全海在致辞中表示,工程船舶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成功召开是航海界之盛事,亦是工程船舶界之盛事。他强调,天津市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是中国工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被国家赋予“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天津市滨海新区集聚海洋工程装备企业超400家,获批科技部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与本次主题论坛召开高度契合。滨海新区愿同各企业各科研院校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把握新时代海洋强国、装备强国、美丽中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共创高质量发展美好未来。

钟文炜代表工程船舶论坛承办单位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工程船舶装备是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重要力量,今年在航海日论坛期间首次举办工程船舶论坛,为各方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工程船舶先进技术和经验交流的宝贵机会。他强调,中交天航局愿同各方一起,持续加大产学研融合力度,加快推进工程船舶自动控制系统、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进一步提升工程船舶装备的绿色、智能化水平,积极探索深远海工程船舶装备技术研究,通过高精尖的工程船舶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以高质量的工程船舶发展助推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

论坛期间,8位工程船舶领域专家深入开展交流和研讨。中交天航局副总经理、BIM中心主任胡保安,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炎平,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副总经理、常务副总工宁进进,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春义,中交集团海上风电施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三航局技术中心海工室经理杜宇,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技术中心首席工程师叶亚龙,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海工部副主任于再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魏佳广,分别围绕“绿色智能水上装备研发”“大型反铲挖泥船发展现状”“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及施工成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绞吸疏浚船施工过程若干问题的数字孪生与仿真模拟”“海上风电浮式工程船施工可靠性量化分析技术”“打捞装备的绿色智慧革新与未来展望”“面向碳强度指数(CII)耙吸船的分析及应对”“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与展望”等主题作了精彩交流分享,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兼具的盛宴。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科院副院长张华庆,天津港航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佩良,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潘伟,中交一航院总工程师季则舟,中交广航局副总经理黄中立,中交上航局总会计师李延清,以及来自政府、企业、高校和中国航海学会成员单位的相关领导、专家,中交天航局本部和各单位相关负责人、技术专家共计128人现场参加论坛。

首次中国航海日工程船舶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促进工程船舶领域技术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和契机,将不断为推动工程船舶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及实现航运强国、装备强国提供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