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13国记者点赞蓟州矿山生态修复中国模式

发布时间: 2023-11-02     来源: 新闻中心

10月26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环球网联合主办的“走读中国”活动天津线最后一站来到被誉为“京津后花园”的蓟州区,来自拉美地区13国的14名记者实地参访了公司蓟州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深入了解中国在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成就。

外媒记者们首先参观了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现场无尘爆破演示,在倒计时3、2、1的指令发出后,高压喷雾水炮车启动,对准爆破点开始喷射。爆破响声过后,粉尘在短时间内被快速压制,现场不见石块的飞出。记者们被这一幕深深震撼,纷纷拿起手机记录拍摄。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蓟州生态修复展示馆和绿色环保骨料加工智能监控中心,全方位了解矿山修复项目的规划、实施、建设成果以及矿山修复背后的“黑科技”,观看全程无人化的实时生产过程。

在座谈交流环节,外媒记者们详细了解了废弃矿山修复“中国模式”的相关案例和经验,并对自己国家与中国未来在矿山项目上的合作充满期待。

“矿山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哥斯达黎加《今日哥斯达黎加》记者杰森?哈嗯?乌雷尼亚说,“哥斯达黎加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我相信两国之间会有一些合作。”

墨西哥《千年报》记者莉莉安娜?帕迪亚?格雷罗表示:“我认为这个项目很有意思,因为矿业在墨西哥的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矿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污染问题。我在这里看到的矿山修复项目,以及依托矿山修复所发展的产业,不仅能推动墨西哥的矿业发展进步,也能推进墨西哥经济的发展。”

秘鲁《共和国报》记者塞萨尔说:“秘鲁是一个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但是也存在过度开采的问题。蓟州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案例,它重新利用了废弃的矿区,在合理开采的同时,对矿区的土地和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为矿区周边的百姓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人居环境,同时也能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巴西旗手电视台记者朱利安诺认为,中国在生态保护上的各种举措,证明了中国正在积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这不仅是中国的目标,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目标。

天津市蓟州区位于天津北部,矿产资源丰富,曾经是京津地区最为重要的石矿建材基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建材业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山体因大规模和不规则开采而千疮百孔,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008年,为了保护环境,蓟州区矿山开采全面叫停,遗留下了很多矿山创面,且存在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

为恢复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蓟州区自2014年启动“矿山复绿”行动。公司蓟州矿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是中交集团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与蓟州区深度合作实施的重要成果。项目治理面积约637公顷,施工内容包括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剩余石料加工服务、生态产业导入等。

创新运用先进的无尘爆破技术,完美克服世界级矿山生态修复难题;全方位搭建“绿色矿山”数字工地,自主研发一流数字监管云平台;独立建造无人化远程操控智能砂石骨料加工生产线,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项目管理的深度融合。

同时,项目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产业导入”模式,策划导入环保、文旅和新能源等产业,让废弃矿坑焕发新活力,以实际行动丰富和拓展美丽蓟州新内涵,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中交方案”。(蔡琪)